以色列在中东一带,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得益于美国的支持,它常常对周边国家采取攻击行动,像是轰炸叙利亚或伊朗的目标。不过,近些年来,局势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自2023年加沙冲突爆发以来,也门的胡塞武装也开始对以色列进行打击。这些胡塞武装并不是单纯的小打小闹合优投资,他们动用导弹和无人机,直接对准以色列的关键设施,让以色列也感受到了来自敌人的痛击。胡塞的声明称,袭击行动是为了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由此,连以色列的重要设施如机场、港口和军事基地都成为了攻击目标,甚至连内盖夫沙漠深处的核设施也进入了他们的攻击范围。这一系列事件不仅是胡塞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还涉及到整个中东的复杂局势,美国和伊朗的影子也时常出现在背后。
首先,胡塞武装的背景需要理清。胡塞是也门的一个叛军组织,自2014年起,他们便控制了也门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沿红海的大片海岸线。胡塞和伊朗有着紧密的关系,伊朗为他们提供了大量武器和技术支持,帮助胡塞不断提高武器的精准性与射程。自2023年10月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以来,胡塞武装便开始了他们的报复行动。最初,他们攻击的是红海上的商船,声称这些船只与以色列有联系。
展开剩余80%随着局势的发展,胡塞武装的攻击开始从海上扩展到以色列本土。最初,他们的攻击主要集中在以色列南部的埃拉特市合优投资,但随着他们胆量的增加,他们的攻击目标逐渐转向特拉维夫以及本古里安机场等更为重要的设施。到了2025年,胡塞武装的袭击次数已经超过60次,攻击手段更是从无人机到弹道导弹应有尽有,形式多样。
以色列最大的国际机场——本古里安机场,成了胡塞武装屡次袭击的重点目标。每年,机场的旅客流量巨大,是以色列经济和国际联系的重要枢纽。胡塞宣称多次成功击中了机场。2024年12月,胡塞发射的一枚导弹让机场暂时停飞,成千上万的旅客在警报声中纷纷进入防空洞。2025年5月4日,胡塞武装再次发起攻击,这次他们使用了一枚据称是高超音速的弹道导弹,直接击中了机场周围,炸出了一个巨大的坑,导致周围的道路和车辆被损坏。机场的大门被完全封锁,航班被迫改道,多家航空公司,包括英国航空、汉莎航空和法航,均因此取消了数天的航班。这次袭击造成了8人受伤,大多数人是在警报响起后慌乱中受伤的。以色列军方表示尝试拦截这次导弹袭击,但由于技术问题未能成功拦截。胡塞的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在电视中宣称,这次袭击证明了他们的导弹能够避开美国的“萨德”系统和以色列的“箭式”防空系统,意味着机场的安全再也无法得到保障。
至于港口,埃拉特港作为以色列在红海的战略门户,也是胡塞武装攻击的重点之一。2024年,胡塞武装多次用无人机群袭击埃拉特港,每次袭击都会导致港口的作业停顿。2025年7月,胡塞武装又一次发动袭击,结合了导弹和无人机,精准打击了港口设施。虽然以色列空军出动了战机进行反击,但由于距离过远,攻击效果并不显著。胡塞表示,这些袭击是为了回应以色列对也门的轰炸,他们把港口作为报复的重点。这类袭击还发生在其他港口,包括阿什杜德港,造成了船只停运和经济损失。
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军事基地的袭击更具威胁性。内盖夫地区的基地是胡塞武装长期盯上的目标,那里是以色列空军和导弹部队的重要驻地。2025年上半年,胡塞发射了多枚导弹,目标直指内盖夫的军事敏感设施。有一次,胡塞武装的两枚无人机击中了基地外围,造成了混乱。以色列军方确认了拦截失败的情况,基地周围的警戒线随即被拉起。胡塞武装宣称他们的行动成功,迫使以色列部队转移位置。胡塞的导弹射程已达到2000公里,能够从也门北部直接打击以色列的腹地。这项技术的进步得益于伊朗的支持,胡塞改装了老旧的“飞毛腿”导弹,减轻了弹头重量,提升了射程。
最让国际社会感到焦虑的是,胡塞武装对以色列核设施的威胁。内盖夫沙漠深处的迪莫纳核反应堆被认为是以色列的核武器研发中心,尽管以色列一直未公开承认这一点。胡塞发言人多次暗示,他们有能力攻击迪莫纳核设施。2024年年底,叶海亚·萨雷亚表示,如果以色列继续在中东扩张,迪莫纳核设施将成为胡塞的打击目标。2025年6月,胡塞再度重申,他们的导弹技术已经能够精准地锁定迪莫纳。国际社会对此表示深切担忧,因为核设施一旦遭到袭击,可能引发辐射泄漏,波及周边国家。以色列加强了该区域的防御,部署了更多的“铁穹”和“箭式”防空系统,但胡塞的威胁依然让以色列高层感到忧虑。美国也介入其中,2025年3月,特朗普政府对胡塞目标发动了大规模空袭,但未能完全消除威胁。
每次遭到袭击后,以色列都会采取反击行动,派遣战机轰炸也门的港口和电力设施。2025年7月6日,以色列空军出动了20多架战机,重点打击胡塞控制的荷台达港、萨利夫港以及拉卡蒂布电站。部分设施被摧毁,其中包括胡塞武装劫持的一艘船只——“银河领袖号”。胡塞方面报告称,袭击导致了伤亡,并且城市一度断电。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威胁称,任何攻击以色列的行为,都将遭到七倍报复。然而,问题在于也门距离以色列过远,以色列的空袭行动依赖空中加油,因此打击的深度和效果都受到了限制。美国曾在红海与胡塞展开过较量,使用航母实施打击,但在2025年5月签署停火协议后,美国撤回了部队,给了胡塞更多行动空间。
胡塞武装的袭击背后,是中东冲突的复杂背景。胡塞称他们的行动是为了回应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并支持巴勒斯坦。自2023年10月以来,胡塞已经袭击了上百艘船只,导致全球贸易中断,集装箱运输量急剧下降,绕道好望角的航程和油费增加,每艘船的油费上升了100万美元。尽管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胡塞,然而对胡塞的打击并未产生实际效果。伊朗提供导弹部件和技术支持,使得胡塞的武器不断升级。美国和英国的联合行动未能根除胡塞威胁,胡塞的地下仓库和移动发射器十分难以追踪。
从经济角度来看,胡塞武装的袭击给以色列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机场的停飞影响了旅游业和物流运输,港口的中断则严重打击了贸易。内盖夫基地的遭袭迫使以色列军方加强警戒和资源调配。胡塞的威胁还影响了以色列的国际形象,航空公司对飞往以色列的航班产生了顾虑。此外,地区的稳定性也受到影响,埃及和沙特对红海航道的安全表示担忧,并呼吁各方展开谈
发布于:天津市驰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